拉萨融媒记者 王泽江
拉萨市尼木县吞巴镇吞达村被誉为藏香发源地,这里孕育了历史悠久的藏香制作技艺。尼木藏香以其独特的香气和药用价值著称,制作过程极复杂,需经过选料、配方、研磨、和泥、捏条、晾干等多道工序,原料包括檀香、藏红花、草果等多种名贵药材。2008年,尼木藏香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旦增曲扎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始了自己的非遗创业之路。
旦增曲扎出生于尼木县,从小耳濡目染,深受藏香文化熏陶。他童年时便对藏香制作产生了浓厚兴趣,11岁起就跟随尼木藏香手艺人杰嘎啦和赛拉学习藏香制作技艺。2005年,旦增曲扎在拉萨开设了尼木藏香制作工坊,开启了他的非遗文化创业之路。
旦增曲扎说:“藏香的制作技艺现如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主要从事的工作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尽管尼木藏香历史悠久,但在市场中缺乏独特的品牌认知。旦增曲扎决心改变这一现状,他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创立了“尼木古宝”和“雪域康桑”两大品牌。这两个品牌不仅延续了传统工艺,还在包装和推广上进行了现代化改进,使尼木藏香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目前,由旦增曲扎创立的藏香厂是当地规模最大的民营藏香厂,因产品用料讲究质量好,远销国内外。但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给旦增曲扎这样从事非遗传承的创业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很多非遗传承人对如何发展现代企业不清楚,对品牌创建方面的了解有所欠缺,导致产品销售能力弱。希望以后能更多地参与企业经营的培训和学习交流,扩大品牌影响力,使非遗文化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旦增曲扎说。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旦增曲扎不仅致力于产品的提档升级,还积极宣传推广尼木藏香文化。多年来,他义务为尼木县中学学生传授藏香制作技艺,并亲自讲解藏香的历史、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把非遗文化带进校园。同时,他还积极推动其他非遗项目的发展和保护,2021年,旦增曲扎在查阅历史资料时,了解到尼木普乃嘎姆糌粑制作技艺属于传统文化技艺,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他出资700余万元,与当地群众共同开办了尼木普乃嘎姆糌粑厂,让更多群众通过非遗文化致富。
旦增曲扎出于对藏香的深厚热爱,踏上了藏香制作这条道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使命与责任。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尼木藏香这一独特文化瑰宝被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为众多群众铺就了一条通往富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