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坚守雪域数十载 护佑健康暖人心 ——记优秀民营企业家王斌 2024年11月24日

拉萨融媒记者 莫瑞英

1997年进藏后,他先后建立了阜康大药房、阜康医院、妇产儿童分院;创办了西藏首家高原生殖医学中心;筹建了首家肿瘤医院。被授予“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华慈善突出人物贡献奖”“西藏青年五四奖章”“拉萨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25年来,他在雪域高原上走出了一串闪光的轨迹,他就是西藏阜康医院党委书记、西藏阜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斌。

在王斌的办公室,我看到了一封德吉写来的感谢信:“千言万语道不尽我对您的感谢,万语千言说不完您对我的恩情。我和女儿阜康美朵只是您救扶过的百千万人中的一名,您却是照亮我们人生的太阳……”

故事便从这封感谢信说起。九年前,在一家人的期盼下,德吉怀孕了,她和丈夫都沉浸在新生命即将到来的喜悦中,可命运给了德吉重重一击——丈夫意外离世,腹中的宝宝成为遗腹子。2015年元旦,德吉的女儿在阜康医院出生了。本该是个高兴的日子,但女儿一出生便被查出患有先天性食道闭锁,生命危在旦夕,需到区外进行治疗。在德吉一家为此发愁的时候,王斌资助20万元,经四川省人民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成功手术后,孩子保住了生命。为感恩阜康医院的帮助,德吉给孩子取名为“阜康美朵”,希望孩子能在阜康像花朵般成长。为了让她们母女有更稳定的生活保障,王斌还给德吉在医院安排了保洁工作,小美朵的生活补贴也从开始的1000元提高到每月2000元。

德吉说:“孩子生下来患有先天性疾病,是王斌董事长伸出援手,孩子才得以前往区外就医,还给我在医院安排了一份保洁工作,我会尽全力把工作做好,不辜负王斌董事长对我们的帮助。”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王斌为小美朵安排区外最好的医疗资源进行后续治疗,小美朵就把王斌当作亲生父亲。今年父亲节,她还给王斌写了一封信:“爸爸,感谢您,在您的关怀下,我像其他小孩子一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也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开开心心地上学。感谢您,爸爸我爱您。”字迹虽稚嫩,但却饱含了一个孩子对父亲的深情。

在创办阜康医院之前,王斌打过工,开过药店……在历经了各种创业艰辛之后,他深知创办企业要对员工好,只有对员工好了,员工才能用心服务客户,才会形成良性循环。除了让员工吃得好、住得好,收入待遇高,还要给员工提供平台进修学习,从而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西藏阜康医院培训中心主任李霞说:“董事长关心员工,不断地提升员工的福利,员工的伙食补助从原来的每月300元提到了现在的800元。他还特别注重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投入大量财力支持我们学习进修,我们倍感温暖。”

西藏阜康医院副院长多杰太就是一名在王斌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医疗人才。2005年建院之初,多杰太就加入了阜康,他从一名医生成长为医院的业务副院长。(下转第三版)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见证了阜康医院的蜕变历程。经过19年的发展,如今的阜康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综合非公立医疗机构。

“我的成长,得益于创始人王斌董事长的培养和指导。员工成长了才能服务好患者,对于员工的栽培,王斌董事长是不遗余力的。我们得益于这样的成长平台,所以在患者得到治愈的过程当中,我们所有的努力和奋斗都是值得的。”多杰太说。

2012年12月,阜康创办了“阜康天使基金会”,每年注入200万元,用于助医、助学、助困。天使基金会成立以来,资助困难群众3326人。截至目前,阜康医疗各种公益活动投入累计达8000余万元。

王斌说:“一个优秀的企业家首先应该有不怕吃苦的精神,更要把群众利益放在最高处,这样企业才能得到发展。民营医院也应该承担像公立医院一样的社会责任。”

未来随着医保政策越来越完善,民营医疗企业将从粗犷式发展向精细化、高质量发展转型。这就需要公司从过去的规模扩展向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科研投入和信息化建设发展。通过这些改革提升,实现降本增效。作为一家民营企业,阜康也将按照国家的医保政策,守好医保底线,把更多资金用在群众的医疗救治上。

“中国有26000多家民营医院,但是现在规模都不大,还停留在小而散的规模。希望通过阜康的成功实践,引导更多的民营医院走人才培养、改革建设、药研协同发展的特色之路。跳出过去传统的办院模式,向公立医院‘老大哥’学习,作为公立医院的重要补充力量,共同为‘健康中国2030’作出民营医院的贡献。”王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