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草长莺飞、万物复苏。随着紫外线强度攀升,许多皮肤敏感,尤其是不注意皮肤防护的人群,可能出现泛红、瘙痒的困扰。如何区分紫外线过敏与普通晒伤?哪些防护措施最有效?近日,记者采访了拉萨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于蔷,解读关键知识点。
于蔷介绍,紫外线过敏的症状特点主要是红斑、水肿,严重者会有丘疹、水泡,同时伴随着剧烈的瘙痒。区别于普通皮肤过敏的特点是患处主要集中在曝光部位,非曝光部位与曝光部位的界限清晰。那么紫外线过敏是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还是皮肤屏障受损了呢?
于蔷解释道:“这两个因素确实都会产生影响,但其核心机制是免疫系统对紫外线或光敏物质修饰的皮肤成分产生了异常反应。虽然皮肤屏障受损通常是紫外线过敏引发的后续改变,但由于屏障功能下降会使皮肤更容易受到紫外线刺激,从而可能诱发或加重过敏症状。”
于蔷表示,如果皮肤出现不适,应前往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尤其是当症状反复出现,常规治疗无效,或者需要与其他的皮肤病(比如红斑狼疮、接触性皮炎等)区分鉴别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那么确诊为紫外线过敏,应当如何治疗呢?
于蔷建议:“如果只是出现红斑、水肿、少量丘疹或水泡,可以在家自行处理。具体方法如下:1.立即避光:迅速转移到阴凉或室内环境,即使症状轻微,48小时内仍需严格防晒。2.清洁患处:用略低于体温的清水轻柔冲洗,避免摩擦。3.冷敷消肿:若红肿明显,可用纱布包裹冰块或冷藏生理盐水湿敷,每次1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一次。4.外用药物:面部红斑可短期使用弱效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1至2次,连续不超过7天。若无法耐受激素,可改用吡美莫司乳膏,适用于面部或皮肤较薄嫩部位。5.防治感染:若水泡破溃,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瘙痒严重时,可服用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缓解症状。特别注意:避免使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因其可能增加光敏感性,诱发紫外线过敏复发。”
避免紫外线过敏,一定要做好防晒。同时,已经过敏的人群也要注意饮食,避免加重病情或复发。
于蔷提醒,紫外线过敏患者在防护方面应优先选择含有氧化锌或二氧化钛成分的纯物理防晒霜,建议选用SPF30或50+、PA++++的广谱防晒产品。除了涂抹防晒霜外,还应配合使用防晒衣、防晒帽和防晒口罩等物理遮挡方式进行全方位防护。在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首先要避免食用芹菜、香菜、茴香、柑橘类等光敏性食物,同时要忌口重油、重盐、高糖、高脂的食物,并严格禁酒。建议多摄入富含抗氧化成分的食物,如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草莓,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菠菜、橄榄油,以及含有丰富β-胡萝卜素的胡萝卜和南瓜。平时可以适量饮用绿茶,其中的茶多酚成分有助于减轻光损伤。日常生活中必须严格做好防晒工作,要完全避免直接晒太阳,特别是在中午紫外线最强烈的时段要减少户外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阴天或者冬季,紫外线依然存在,因此一年四季都要坚持做好防晒措施,不能掉以轻心。
另外,要坚持使用护肤品,包括乳液、面霜或防晒霜,但一定要仔细查看成分表。如果其中含有酒精、香精、果酸等成分会增加光敏性,紫外线过敏患者就不可以使用了。于蔷还提醒,过度清洁或去角质,也会影响皮肤屏障,加重紫外线过敏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