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走,到甜茶馆说理去

林周县强嘎乡“交心甜茶馆”助力化解矛盾纠纷

拉萨融媒记者 仁青拉姆

西藏素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在拉萨,街头随处可见的甜茶馆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在市民群众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位于林周县强嘎乡“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联调中心院内的“交心甜茶馆”不仅可以喝茶,还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新阵地。

一杯茶暖人心,一杯茶解纠纷。林周县强嘎乡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为原则,依托茶文化,将老百姓喝茶、闲聊的“小茶馆”,精心打造成了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的新阵地。

走进“交心甜茶馆”,一股浓浓的奶香味扑面而来,只见茶馆窗明几净,藏式木桌擦拭得锃亮,几名工作人员正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房间里茶味酽酽、气氛热络。此时,两名村民气冲冲地来到“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联调中心申请调解。一到茶馆村民扎西就激动地说:“琼达家的牛跑到我们家农田里吃草,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今天我实在没办法才过来找你们调节,希望你们能替我主持公道。”听到这里,村民琼达也不甘示弱地说:“我家的牛又不是故意放到他们家田里的,这段时间山上没草吃,所以牛都下山找吃的,我也没办法,不是我故意赶到他们家田里的。”

经过一番询问,联调中心司法所、乡派出所相关人员了解了事情的原由,2023年11月份,村民琼达的牛因疏于管理,多次在村民扎西的农田里啃食并踩踏堆放在地里的燕麦草,给扎西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扎西认为牛的所有人及管理人琼达应当承担责任。

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联调中心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本着以和为贵的原则,展开了细致的调解工作,通过情、理、法等角度向双方进行劝说,希望双方换位思考,互谅互让,但调节过程中双方情绪十分激动,扎西更是拍着桌子回怼,场面一度混乱不堪。经过长达5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和安抚,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45条规定,由琼达承担对扎西造成的经济损失,并承诺对牛进行严加看管,不再发生类似问题。至此,这起因“牛吃草”引起的矛盾纠纷圆满化解,邻里之间也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和睦。

法律有尺度,调解有温度,办事有准度。在一次次的工作实践中,“交心甜茶馆”以“公平公正、群众满意”为标准,把调解矛盾纠纷工作融入烧水敬茶当中,总结出“暖心茶、交心茶、定心茶”的工作法。截至目前,组织矛盾纠纷隐患排查140余次,受理并化解矛盾纠纷17件,调解成功率达到100%。林周县强嘎乡党委委员、政法委员易勇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立足群众利益,尽心尽责把矛盾纠纷解决在源头,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基层社会稳定、和谐,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藏 ICP 备09000541号-1 |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024号 | 地址:西藏拉萨市江苏路19号 | CopyRight :拉萨日报社

2024-02-10 林周县强嘎乡“交心甜茶馆”助力化解矛盾纠纷 4 4 拉萨日报 c175665.html 1 走,到甜茶馆说理去 /enpproperty-->